

【概要描述】本項目是EPC模式在山東省內橋梁維修加固工程中的首次應用,集中運用了行業內多項先進技術,是近年來山東省內運用技術種類最多的橋梁加固工程。
【概要描述】本項目是EPC模式在山東省內橋梁維修加固工程中的首次應用,集中運用了行業內多項先進技術,是近年來山東省內運用技術種類最多的橋梁加固工程。
10月22日,G20西流高架橋完成全橋維修加固,實現主線通車,比計劃工期提前48天。項目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建設,由山東省交通設計集團牽頭,與山東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、中交基礎設施養護集團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,是EPC模式在山東省內橋梁維修加固工程中的首次應用。
西流高架橋位于青島市城陽及即墨區,屬青銀高速。該橋為分離式雙幅橋,橋梁全長6850米,標準段寬度23米,左、右幅均73聯、280跨。該項目集中運用了行業內多項先進技術,是近年來山東省內運用技術種類最多的橋梁加固工程。
依據現場病害、檢測報告、荷載實驗及承載能力分析等,山東省交通設計集團設計團隊劃分加固措施等級,做到科學分級,精細養護。尤其對于病害較重的預應力梁,采用預應力碳纖維板和體外預應力鋼束加固方案,并對全橋梁板進行了涂裝防護,大大加強了梁板承載力和耐久性。同時,項目還應用了伴隨監測技術,實現了加固前橋梁狀態評估、加固過程動態監控、加固后效果核驗的全過程控制,確保體外束施工時結構安全,實時評估并反饋加固效果。
山東省交通設計集團還針對本項目開發了橋梁健康監測系統,其在系統技術水平、規模及完善程度等方面,達山東省內中小跨徑橋梁之最。該系統具備瞬時高頻精準動態采集、長壽命周期海量數據采集存儲、云端大數據處理反演和預警等功能,保障橋梁結構運營安全,促進橋梁科學養護,在有效的數據分析基礎上,推進橋梁結構全壽命周期性能演化理論發展,實現設計、施工、管養全過程綜合管控。
此外,項目設計中,還增設牛腿支撐立柱,突破橋下空間拘束問題,創新運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增設局部支撐,使橋梁牛腿結構更加牢靠;全面修復排水系統,增設橋梁滴水檐,緩解雨水沖刷加重橋梁病害;增設全橋立柱防撞設施,更換全橋波形護欄,全面提升橋梁防撞等級;全新鋪裝橋面瀝青,大幅提升行車舒適度。
西流高架橋于1994年10月開工,1996年建成通車,由山東省交通設計集團設計完成。維修加固通車后,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大大增強,便利市民生活出行,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!
工程案例
任何形式轉載 請聯系 0531-68939666 版權所有 ? 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魯ICP備11030584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濟南